您现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解读

日期:2019-04-11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浙江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了《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两创”总战略和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部署要求,《人才规划》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提出了未来5年我省人才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作为我省“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5年实施方案,《人才规划》无疑是一张“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的“路线图”。

  培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

  “十一五”时期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人才强省战略布局基本形成,党管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据统计测算,到2010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714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24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345万人,高技能人才106万人,农村实用人才91.6万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50万人,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56.4人年。人才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持,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但是,当前我省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仍存在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先进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比如人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紧缺等。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富民强省最具优势、最可依靠的战略资源。“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推动人才发展,抓紧培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和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部署,2010年底,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启动了《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人才规划》的制定始终坚持与省“十二五”规划和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紧密对接。在吸收、利用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重点开展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研究。同时,在浙江组织工作网、浙江人才网发布公告,并致信在浙“两院院士”和部分专家,征集对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在充分吸收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大纲,并集中力量编制成规划文本。省委人才办牵头召开座谈会,对规划文本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2011年2月,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年6月,省委组织部、省人力社保厅、省发改委召开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论证会,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根据专家意见,又对有关内容作了修改,形成送审稿。

  目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定位

  着眼于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对接省“十二五”规划和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规划》提出了到2015年我省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重大人才工程和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才政策创新取得较大突破,人才资源总量持续增长、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更趋合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人才发展总体水平和人才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围绕我省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人才规划》从人才规模、素质、布局、效能等方面提出了主要发展指标。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将达到870万人,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63人年等等。这些主要发展指标,既有量化指标,也有定性指标,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省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已经拥有的人才实力基础之上的。在制定《人才规划》过程中,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并请省内有关专家作了论证,得到一致认同。确立这样的目标,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定位,经过积极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作支撑。《人才规划》明确了“十二五” 期间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即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大力开发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加快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

  重大人才工程带动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工程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有效抓手。《人才规划》坚持人才工作项目化、具体化的理念,细化了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

  抓引才就是抓发展、抓先进生产力。《人才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引进并重点支持5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进一步完善“千人计划”引才体系,建立海外引才长效机制,做大做优引才平台,创新引才方式,健全引才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政策待遇。

  高技能人才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又是我省人才工作的短板。《人才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将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引进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新增各类高技能人才5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4%,基本解决我省高技能人才建设滞后问题。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关键要有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来支撑。《人才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培养和引进200名国内外一流的创新领军人物、20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5000名研发骨干;在重点发展产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型创新企业重点打造100个能与国际先进同行竞争的技术创新团队,200个具有国内同行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团队,1000个瞄准国内技术研发前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团队;着力培养1000名左右现代服务业国际化高端人才,引进5000名左右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和紧缺急需骨干人才。

  《人才规划》还提出,“十二五”时期我省深入实施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工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培育计划、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人才支撑计划、支持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希望之光”计划等工程和项目。一批重大人才工程的有效实施,必将极大地改善和提升我省人才队伍,带动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各类人才发展平台

  人才发展平台,是培养集聚和用好用活人才的重要载体。针对我省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特大型企业少的实际,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设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省要打造一批层次高、影响大、集聚能力强的高层次人创新创业平台。

  青山湖科技城就是重要的平台之一。根据“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浙江典范”的要求,完成5平方公里的青山湖科技城核心区主体建设,积极引进一大批大院名所和大企业研发机构、集聚一批高层次特别是研发骨干人才,努力把科技城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创新要素最活跃的研发基地之一,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科技资源集聚区、技术创新源头区、高新企业孵化区、低碳经济示范区。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为中央企业集中建设四大人才基地之一。未来科技城计划引进10名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军人才,集聚100名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高端研发人才,1000名左右熟悉掌握研发技能的科研骨干,集聚一批创新团队,成为按全新机制运行的人才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国内一流的人才创新基地。

  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将整合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项目、资金、服务等资源,引进200名有一定国际影响、在学科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国外专家,组织开展200个与海洋经济产业相关联的引智项目,努力将引智园区建设成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中国海洋科技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心、中国海洋科技引智成果研发推广平台、国际海洋人才智力优质资源集聚高地和中国海洋引智创新综合示范区。

  同时,《人才规划》还提出建立一批省级和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快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大企业,大力建设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等“六个一批”创新载体。

  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人才发展活力取决于体制机制。《人才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破除影响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以政策创新带动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

  针对人才投入不足问题,《人才规划》提出,实行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政政策,逐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人才专项资金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满足人才发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投入需求;完善财政人才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支持鼓励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加大人才投入。

  在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上,《人才规划》也有不少突破。如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富效率的人才特区政策,建设一批人才智力高度密集、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度发展的人才特区;实施“人才+资本”创业投融资政策,积极培育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促进民间资本与人才对接;实施促进企业人才开发的政策,企业人才平等享受政府人才培养引进、职称评定、表彰奖励、住房申请等方面政策,平等利用政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资金、项目、信息等公共资源,引导和推动人才向企业流动和集聚;制订人才流动配置方面的政策,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和扶持各类人才中介机构,做大做强人才服务业。